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首页 >> 新剧看台 >> 正文
 俗到深处自深沉——评24集电视剧《大染坊》
    电视剧本质上是与民间联系紧密的一种通俗文艺样式,具有强烈的民间性、通俗性与大众化色彩。《大染坊》在叙事模式、语言设计、人物表演、地域风情展现上,将电视剧“俗”的本质更加前进了一步。中国民间艺人中有句古话:“艺到深处自儒雅”,如果化用这句话来评价24集电视剧《大染坊》再也合适不过——“俗到深处自深沉”。
    《大染坊》的“俗”首先体现在通俗化叙事模式上。《大染坊》以陈六子为主人公,以陈六子办厂兴实业的足迹为线索,以晚清时期的周村,民国时期的青岛、济南为故事环境,一步步展开故事情节,叙事节奏张弛有致,悬念设计步步为营,深得中国传统古典小说在叙事方面的技巧与精髓。体现在具体情节上,“叫花子受难路边,善慈人好心相救”(陈六子昏到周掌柜门前被救,并认周作父)、“伯乐相马”(卢老爷子出钱办厂,请陈六子当掌柜)、“知恩图报”(陈六子对锁子叔、苗翰东的恩情终生不忘)、“以治人其道,还治其人之身”(孙明祖利用美人计骗得陈六子配方,反倒被陈六子倒打一耙,显些破产)、“英雄救美”(陈六子海边搭救沈远宜)、“兄妹情深”(陈六子与沈远宜互帮互助)、“聪明反被聪明误”(马子雄竞价买布中计,致使訾文海破产)等等,这些通俗的叙事模式在中国传统文学中都有诸多版本,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符合他们的审美心理与精神追求。其次,《大染坊》的“俗”还体现在剧中人物尤其是陈六子的语言上。《大染坊》采用了许多体现山东人憨直、仗义、纯朴、幽默的地方方言,对白极富地方色彩。语言是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段,个性化的语言,将对塑造个性且典型的艺术形象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剧中,富于山东地域方言色彩的语言对白,一是符合了艺术形象的定位与身份,二是突出了人物的个性色彩,体现了人物形象个性塑造的艺术规律。尤其是陈六子通俗幽默的语言,他从小要饭,没有上过学,没有文化,但他从民间艺人的评书中,学会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在后来的事业发展中,他活学活用,并用最“俗”的语言讲给别人听,这样的“俗”,“俗”得真实可信。第三,《大染坊》的“俗”还体现在人物表演上,由侯勇饰演的陈六子,在穿着上多穿中国传统的对襟大褂大裆裤,生活上爱吃豆腐,爱搓脚气,爱抽旱烟,吃西餐时用不惯刀叉,喝洋酒时用大口,在饭店里习惯大声说笑等,都体现出陈六子这个人率直、纯朴、精明,甚至带有点农民式狡黠的性格特征。此外,《大染坊》的“俗”还表现在它艺术地展示了晚清的山东农村,民国时期的青岛、济南等地的地方风貌,再现了当时社会历史环境。
    《大染坊》通俗的叙事模式、人物语言与表演,以及对地方风貌的展现,使电视剧获得了较强的可视性与观赏性,这也是这部电视剧赢得观众、获得收视率的关键要素。也只有如此,深蕴于电视剧内部的审美品格和艺术追求才能获得观众的承认与好评,而《大染坊》要这方面显然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一、《大染坊》在美学意义上具有着悲剧品格。悲剧作为一种审美范畴,它的意义在于“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语),这是一种悲壮的美、崇高的美,具有引人悲痛、同情,继而奋发的审美属性。在剧中,陈六子从一个叫花子成长为拥有千万资产和先进技术的民族实业家,是在与竞争对手、土匪、汉奸、日本商人的较量中,靠个人的勤苦劳动与聪明智慧一步步发家致富的。对于鼓励“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当前社会来说,陈六子的成长无疑具有启迪性意义。然而,陈六子所处的社会是国民党的黑暗专制、白色恐怖,尽管他在商业竞争中用几尽完美的手段击败了日本商人藤井,但他背后的这个国家却遭受到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而无力抵抗,一败涂地,陈六子寄予厚望的韩复榘置百姓于不顾,弃城而逃,最终导致了陈六子吐血而亡。他个人的死,是时代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他个人的死,教人震惊,发人深醒。
    二、《大染坊》塑造了一个几近典型的艺术形象——陈六子。塑造典型艺术形象,是叙事型作品的创作追求,电视剧亦是如此。剧中主人公陈六子(陈寿亭)是近年来电视剧人物形象长廊里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也是继《大宅门》中白景琦之后,又一位极具历史深度,又有美学高度的典型艺术形象。所谓的历史深度,是陈六子这个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历史意义,可以说他是中国电视剧形象展现地近代中国发展史的一个艺术结晶:在陈六子身上,他个人奋斗发家致富的历程,正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尤其是纺织印染业发展道路的缩影;他个人的形象正是近代民族工业家群体形象的代表;他个人在夹缝中苦苦挣扎的艰难生存状态,也正是近代民族工业进退两难、步履维艰的真实写照。此外,他具有着朴素的爱国激情,但是自觉的革命意识还未形成,所以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他的立场是谁能打小日本,他就支持谁:韩复榘征款抗日,他没有拒绝,反而多给;八路军要染军服灰布,他也全力支持。最后他终于清醒了,以韩复榘为代表的国民政府不可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救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筑就起抗击日本侵略的万里长城,才能领导人民走上解放和民主的道路。所以,《大染坊》在一定意义上,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与民族实业家心路历程的一次个人聚焦。从美学的高度来看,陈六子这个艺术形象是饱满的,充满个性色彩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在性格上,他纯朴,憨直,粗俗中透着精细,聪明中带着狡黠,具有着山东农民乃至山东人民特有的豪爽气概;在思想上,他开放但不放荡,自由但不自大,老婆采芹劝他再娶一房老婆,好多生几个孩子,可他一口回绝,没有商量的余地;在商业经营上,他头脑灵活,崇尚实干,极富开放与改革精神,作风积极务实,运筹帷幄,堪称“乱世奇商”。
    三、《大染坊》正面展现了齐鲁文化的深厚内涵。《大染坊》的故事背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山东,山东为齐鲁旧地、礼仪之邦。齐鲁文化是先秦时期在今山东省境内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它与儒家文化缘源亲近,都强调“仁、义、礼、智、信”、“以人为本”,“和为贵”、“已欲立,而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注重伦理道德。在《大染坊》中,陈六子的性格与经营之道就深深体现着齐鲁文化的深厚精髓。在作人为人方面,陈寿亭恪守忠孝之道、仁义之心、恭让之礼。如在与林祥荣的交往中,他先是毕恭毕敬,竭尽礼义之邦之风范,然而遭到冷遇后,他不但用高薪挖走了六合染厂的高级技工,还身着叫花子衣服,计赚 “虞美人”牌花布八千件,至此他仍心存希望与林修好;然而林祥荣不知深浅,与他展开多次较量,最终因技逊一筹,不得不低头认败。在林家老爷子来济南求和之时,陈寿亭见面倒头就拜,让对方也心感其为人之厚道,堪为大才。在商业经营方面,他料事如神,足智多谋,他能以极其灵敏的嗅觉找到潜在的商业机会,并通过娴熟的商业技巧达到获利的目的。但是在经营过程中,他爱憎分明,立场坚定,不为利益所诱,对同为国人的竞争对手能让则让,对于以藤井为代表的日本商人则是多次施以重计,对其进行连续打压:如在青岛购进印染机器时,他多头竞买,低价购买了日本的先进机器;后来他施以绝计,以极低的价格赚取藤井一船坯布;在离开青岛时,他又多头竞卖,高价将大华染厂卖给藤井;最后藤井气急败坏,威胁利诱陈寿亭与其合伙,不料陈寿亭早有防备,反而险些将他致于死地。即使如此,陈寿亭对日本商人藤井也没有赶尽杀绝,仍然为其留下一条生路,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高尚风范,从而全面展示了齐鲁文化尤其是齐鲁商业文化的内在精髓。
    电视剧艺术的创作追求是“雅俗共赏”,优秀的电视剧艺术作品能使观众在“大俗大雅”中享受电视剧审美的愉悦与艺术的满足,而“俗到深处自深沉”的《大染坊》无疑就是“雅俗共赏”的成功之作。(文/张国涛)
责编:段俊丽 来源:中国艺术报